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201
编号:13519591
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进展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人人健康》 20201
     应用抗生素对糖尿病足患者抗感染治疗时,还需要注意抗生素药物的浓度,若浓度过低,难以达到抗感染的效果;浓度过高会引发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对于轻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用窗面局部清洗等方式;对于中度与重度感染的患者,一般根據感染程度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且静脉滴注治疗时严格控制滴注浓度与速度。糖尿病足抗感染治疗时应联合用药或者选择广谱抗生素,在用药前需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测确定致病菌,更好地进行对症治疗。

    2.1.3抗凝、扩血管、神经功能恢复治疗

    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这类患者的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因此临床治疗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一般会进行抗凝与扩血管治疗,通过药物达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目的。临床常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抗凝治疗,短时间内也可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另外,也常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改善患者体内循环,促进坏疽愈合。在抗凝与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临床还会使用维生素B1、前列腺素E1等药物恢复糖尿病足患者神经功能。
, 百拇医药
    2.2外科治疗

    2.2.1外科清创手术

    这一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糖尿病足患者已经坏死的组织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在清创手术过程中切开皮肤充分暴露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后留置引流管,尽可能的减少创面细菌。对于创面感染较为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由于患者坏死组织多、全身炎症反应较强,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所以一般选择多次清创手术治疗。对于已经出现坏疽的糖尿病足患者,明确感染界限后杰出坏死组织、足趾等。对于需多次清创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采用超声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与致病菌,与传统清创手术相比安全性更高。

    2.2.2动脉重建术

    对于坏疽大血管病变的患者常规外科治疗已经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临床常选择动脉重建术治疗患者,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截肢的可能性。动脉重建术主要包括动脉内膜切除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以及血管搭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大血管狭窄、阻塞糖尿病足患者,按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形成血栓,再次出现大血管狭窄情况;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大多被用于治疗胫前、胫后动脉阻塞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血管搭桥术治疗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成功率较高,患者搭桥血管一年与三年畅通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较低。但部分患者血管搭桥术质量效果不佳,术后仍需进行截肢治疗。
, 百拇医药
    2.2.3介入治疗

    激光血管内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等是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主要术式,与传统外科治疗术是相比,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如果操作者技能不熟练、缺乏经验,极有可能造成患者远端小血管栓塞、血管壁破裂、术后血管坍塌狭窄,需再次新手术处理。

3结语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常通过运动功能检查、自主功能检查、血管状态检查、形态和畸形检查、感觉功能、温度觉功能检查根据创面深度与坏居范围,对患者进行分级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方案,在内科治疗时,主要以控制血糖,抗感染或血管抗凝等治疗为主,外科治疗主要通过局部清创、介入治疗等清除坏死组织,及时救治患者。在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还可行内外科联合治疗促进患者恢复。, 百拇医药(王筠 王陇)
上一页1 2